12月4日,2024年湖南省科协年会在长沙召开。本次年会以“推动跨学科交流 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400余名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新路径。
2024年湖南省科协年会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原主席何继善发布了2024年湖南省科协“十大”科学技术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领域,为湖南省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省科协将进一步组织专家团队,就“十大”科学技术问题充分调研,做好落地落实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企业需求。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代松发布了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十大优秀案例”和“十大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跨学科研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2024年湖南省“卓越工程师”代表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推动我省工程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湖南省科协组织开展了2024年湖南省“卓越工程师”选树活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宣读了《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2024年湖南省“卓越工程师”选树活动结果的通报》,与会院士专家和有关领导为49名荣获2024年湖南省“卓越工程师”称号的科技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这些“卓越工程师”是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境能源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工程技术科技工作者,他们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开幕式开设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以《人工智能发展前沿》为题,深入解读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仙辉的报告《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从多角度出发,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变革中的核心地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刘学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报告中,详细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钟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逻辑与落地》为题作主旨报告,深入剖析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内在逻辑,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落地策略,为湖南省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院士专家开展主题沙龙活动
现场,四位院士专家还围绕“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主题开展沙龙活动,深入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火花,为湖南省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出谋划策,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
此外,本次年会采取“1+n”的模式,组织相关单位围绕湖南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了21场专题学术活动,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探索机会。年会期间,省科协还分别与海南省科协和上海技术交易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组织开展了院士校园科普报告会等活动,为深入推动跨学科交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湖南省科技强省建设和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湖南省科协将以此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为湖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责编:董以良
一审:董以良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